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27章 愿向朔漠同展望,且从黄沙拓新天(二 (第1/8页)
数百年来,巴格达、大不里士、大马士革、开罗……等等中东名城像璀璨的珍珠洒落在漫漫黄沙之中,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大动脉,无论是出玉门、越葱岭而来的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从杭州、泉州、广州出发,经由南洋、印度洋直抵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必须经由这里抵达欧洲。 阿拉伯人占据了得天独厚的枢纽位置,仅仅做转手贸易就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在广州收购花椒,每斤的价格不过一两四钱纹银,卖到西欧却与等重的黄金同价! 中东的阿拉伯历代王朝,就好像贪得无厌、超过规定标准十倍百倍的收费站,卡在了东西方贸易的高速公路上。 丝绸、茶叶、瓷器……华夏子民在炎热如烤箱的瓷窑边挥汗如雨,在织机旁辛勤纺织,所得还不如轻松转手的“大食海獠”,比如大汉崛起之途上的第一个大敌蒲寿庚,就是低价从汉地收购货物,再转手高价卖出,华夏子民的劳动让他积聚起巨额的财富,他却恩将仇报,导元倾宋,最终沦落可耻的下场。 如果不控制中东,无论大汉帝国的海上贸易多么发达、海军是多么的坚船利炮,都必须遭受阿拉伯人的盘剥,除非不走红海、波斯湾-地中海这条路,而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但那样做会增加上万里的航程。 楚风不希望出现第二个蒲寿庚。 地缘政治上,中东是东西方往来大动脉上的关键节点,谁控制了中东谁就能以此为枢纽,势力向西、南、东三翼展开,控制亚非欧三大洲。 楚风要成为真正的世界征服者,大汉国旗上的金底苍龙要将国运握于掌中,就必须拿下中东。 马木鲁克王朝,成为楚风踏上世界征服者宝座的最后一只拦路虎。 大汉十年冬,藏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