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6 (第3/8页)
成。这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在当时以马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几乎无法作有效的统治。蒙古人采取地方分权制度,把疆域划分为下表所列的六个子国,平等的并列于最高元首——大汗之下。 吐蕃宗教国,是我们姑且加给它的名称。它本是一个王国,并以强大的武力于第七第八两世纪,使中国焦头烂额。九世纪之后,不知道什么缘故,它的政府瓦解,分散为无数部落。但中国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努力推广的佛教,已深入人心。经过一番传说不一的演变,吐蕃人民的信仰归向于佛教中的一个神秘支派——密宗,也称喇嘛教。又因僧侣都穿红色袈裟,所以也称红教。有名望而又有统御力的一位高僧,被尊为法王。喇嘛教就像罗马帝国崩溃后的天主教一样,法王就是教皇。蒙古大汗在征服了吐蕃之后,即接受了喇嘛教,并册封法王巴思八当蒙古帝国的国师。国师除了为国祈福外,仍兼任吐蕃地区政教合一的元首。巴思八是一位聪明睿智的高僧,他曾为蒙古制定文字。 本世纪(十三)一二七一年,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把原来属于西夏帝国、金帝国、宋帝国、大理帝国,四国的土地和蒙古本土,合并组成一个元帝国——在中国历史中,我们称之为元王朝,由大汗兼任皇帝(蒙古人了解中国人习惯皇帝,不习惯可汗)中央政府完全仿效金帝国的组织,所以也属于中国古老的传统。只有一点不同,即传统上占重要位置的尚书省和门下省,从金帝国时就不再设立,元政府亦然。不过元政府要同时充当蒙占帝国政府,所以组织复杂繁琐,十分庞大。各官署的首长,有时竟达十数人之多。但它的中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