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0 (第5/8页)
而是奇异而陌生的回部风光。 回溯九世纪时,回纥汗国瓦解,部众星散。其中一部分进入西州(新疆吐鲁番)称为西州回纥。他们后来由西州再向西南迁移,到达航空距离一千一百公里处的疏勒王国(新疆喀什)征服了它,改名为喀什噶尔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回纥人抛弃了原有的佛教信仰,改信从西方阿拉伯传来的伊斯兰教。人们因为伊斯兰教为回纥人所信奉,所以倒果为因的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到了十三世纪蒙古帝国时代,又不知道什么缘故,回纥被改称为维吾尔,因他们信奉回教的缘故,人们又倒转过来称他们为回回、回民、回族,称他们所居的地区,即天山南路为“回部”维吾尔人跟准噶尔人一样,同属于突厥民族,在蒙古帝国四大阶级中,属于第二等(色目)阶级,比汉人的地位要高。 同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回部兴起一位伊斯兰教教主,称为和卓木,地位跟喇嘛教的达赖,天主教的教皇相似,只不过和卓木是可以结婚的,所以教主的宝座是父子相传。准噶尔汗国策零可汗,曾于本世纪(十八)二十年代,把第二十五代的和卓木阿哈玛特,连同他的两个儿子布拉呢敦、霍集占,即著名的大小和卓木,诱到伊犁(新疆伊宁)当做人质。阿哈玛特不久逝世,两个儿子被囚禁如初。关于和卓木的世系,我们列如下表:一七五五年,中国远征军进入伊犁,把大和卓木送回他的故都叶尔羌(新疆莎车)但仍留下小和卓木帮助处理天山北路维吾尔人的事务。明年(一七五六)阿睦尔撒纳叛变,小和卓木也乘机逃回叶尔羌。又明年(一七五七)阿睦尔撒纳失败。中国远征军派遣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