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4 (第4/8页)
韩侘胄用严厉的手段对付他们,他请皇帝下令禁止道学,并把道学领袖朱熹逐出政府。但到了本世纪(十三)开始后的第三年(一二○二)有人劝告韩侘胄应该适可,而止,如果压迫太甚,可能招来的报复更大。韩侘胄也厌倦于内斗,才把道学解禁。 韩侘胄选择本世纪(十三)初北伐,时机上十分明智。金帝国正被北方新兴的蒙古诸部落连连击败,而韩侘胄在把道学家整肃了之后,已完全控制政府,兵源粮秣,都获得充分的支持。可是,他没有适当的统帅人才,连张浚那种庸碌之辈都没有, 他所依靠的全是一些用不尊严手段达到尊严地位的将领,这些将领在太平日子里表演韬略有余,却没有能力实际行动。北伐是一件严重的大事,韩侘胄却犯了五世纪南宋帝国皇帝刘义隆的错误,把如此严重的大事,看得过于简单。他只检查了敌人的弱点,没有检查自己的弱点。 一二○六年,韩侘胄任命的北伐军总司令(京洛招抚使)郭倪出奇兵突击,攻陷金帝国边境重镇泗州(江苏盱眙北)韩侘胃大喜,就由皇帝赵扩昭告全国,宣布金帝国的罪状,下令北伐。金帝国着实大吃一惊,不是吃惊宋帝国又叛盟(宋帝国叛盟的次数,在历史上恐怕占第一位)而是吃惊宋帝国可怜的国防军,怎么一再如此不自量力的盲动。宋军四道并进,总司令郭倪攻宿州(安徽宿州);大将李爽攻寿州(安徽凤台);皇甫斌攻唐州(河南唐河);另一位大将王大节攻蔡州(河南汝南)四道相继失败,而且失败得很惨。金军分九路渡过淮河追击,一连攻陷十余州,再度抵达长江北岸的真州(江苏仪征)扬言造舰渡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