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1 (第2/4页)
人,这六人,当初只在窑厂做事,那时还年轻,还是学徒,本来再熬几年就能当上师傅了,日子就好过了。 谁知出了这样一件天大的事。 满大周的窑厂都散了,风靡数十年的淡描青花,说没就没了。 心中还在感叹,却有一人摇头,头死死的埋在地上,声音满是愧疚。 “真的当不起,小人言语卑微,甚至不敢为当年之之事辩白一二,只是守在原地而已,真的当不起姑娘的感谢。” 苏宓看向说话之人,看不见脸,只看手节粗大,一看便知是常年务农之人。苏宓知道他,刘三石,当初望城的窑厂学徒,那时他虽为学徒,但实际已能出师,就算娘的窑厂散了,但望城为瓷都,他随便都能找到活计。 但是他去务农了,没进其他窑厂。 当年的事太大,这些百姓窑工,他们能如何?窑厂散了,他能舍了轻松的活计转身去务农,这已是十分难得了。 想到此,声音更柔。 “三石叔,您这般,已经十分难得了,若您都觉无颜见人,那我身为娘的女儿,苟活了这么多年,是不是更没脸了?” 刘三石:“姑娘万不可这般说,不可呀!” 苏宓微笑,“叔伯们快起来吧,我还有事求你们呢,若你们长跪不起,那我可就不好意思开口了。”尾音带笑,轻快又柔和,将六人心中的拘谨消散了一些,慢慢起身,又忙不迭保证道:“姑娘有事只管吩咐,断不会知无不言的!” 苏宓又劝了几句,六人才小心入了座。 也不敢看苏宓,只垂着头,等着苏宓的吩咐。 苏宓知道他们都是寻常人,当年在窑厂时,年纪轻也没得过什么重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