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人了[星际]_我不做人了[星际] 第18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不做人了[星际] 第185节 (第2/9页)

因被虫族逐渐同化的时候, 基因库能为人类争取时间, 必要时也可以给人类族群来一次‘换血’……伊甸计划最开始只是想要保留人类的初始基因, 但之后几百年, 躯体生化技术和意识传输技术占据了主流导向,伊甸计划逐渐被废弃。】

    保留基因库随时给人类族群“换血”,其实也还算可行,就是用基因库大量培育出的初始人类,充入族群之中,这样人类族群自然能一直续存下去。不过,这个计划的执行必须是持之以恒的,而且可能会带来一些“自然人”和“培育人”之间的纠纷。

    试想一下,基因融合在实际上加强了人类的体质和精神力,随着社会的自然繁衍,这些人的力量还会不断变强。但由初始基因库培育出来的人呢?相比之下,他们羸弱不堪。延续人类的初始基因是他们唯一存在的理由……这新旧两类人种之间,究竟谁尊谁卑?谁更加重要?人类社会可能会朝着一个扭曲的方向发展。从那些文件上来看,这个“伊甸计划”也不过数十年就被废弃了。估计是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白沙的视线转向第二份计划——封皮上写着的名字让白沙第一眼就知道了计划的内容。

    【第二份计划,名为“清道夫计划”,即利用基因科技,对人类胚胎进行定向培育——人类和星虫频繁接触、战士需要利用机甲与星虫战斗,这也是基因融合加速的原因之一。因此,理论上只要创造更多的战士,我们就能保下剩余人类的基因不受污染。我们通过定向培育,创造出了一些和虫族基因进行有利融合的人种——实验假设人类无视虫族带来的融合浪潮,朝着融合的方向进化下去,然后我们从各个进化方向中挑选最优秀者,培育成适合与星虫厮杀的战士,由这些战士做清扫星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