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七十三章 壬辰倭乱(六)宜宁之战日军首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壬辰倭乱(六)宜宁之战日军首败 (第1/8页)

    历史上秀吉并不知道朝鲜对自己抗拒的态度,一直以来的作战目标都是大明,直到在庆尚道和全罗道为义兵所乱之后才制定出了《八道国割》的策略,分派各个将领,分别对各国展开攻略。

    这一世受到秀家的启发,秀吉先一步对各个军团作出了预桉,若是朝鲜对自己顺从那十个军团就全军快速北上与明国在辽东决战。

    若是朝鲜对自己非常抗拒,则各个军团分别对朝鲜八道进行攻取,镇压当地的义兵势力,优先消化朝鲜的土地再对大名展开攻侵。

    因此就在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进入朝鲜首都王京的时候,负责全罗道攻侵的第七兵团小早川隆景正和负责忠清道攻侵第五兵团蜂须贺家政,在与刚刚上岸的毛利辉元交流了一下情况之后便带人往晋州去了。

    晋州是庆尚道右兵营所在地,编制内还有5000府兵,周围各城各有府兵200~300数额。

    除此之外,在东南方不远处的固城南侧有着一个统营,这里这里常年驻扎有2000备倭兵,及前文提到的庆尚道右水营2000余水兵,整个晋州周围的总兵力过万数。

    备倭兵是朝鲜参照明制,以募兵制招募的职业士兵,装备上可能比不上禁军,但与监营兵相当,在战斗力上不逊禁军。

    前不久小西行长突破大邱,城内的3000监营兵溃散,其中有一部分人逃去了晋州城。

    原来的晋州城牧使和原庆尚道右兵使早在日军拿下大邱后不久就带着细软逃命去了,如今晋州城内文武官以判官金时敏为主为首。

    别看这人挂着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