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_第20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节 (第8/11页)

下了一道长题,待墨迹干透后,才由太监上呈到御前,由泰安帝选出其中一题作为本次殿试题目。

    泰安帝却并没有细看,直接就将最上面的那道题提了出来,这上面写着的自然就是孔起元所出题目。

    孔起元见状,脸上神情也未有所变化,直接就让一旁的抄卷官将之以大字抄写在一块巨大的题板上,然后将之横立在了所有举子最前。

    大殿中所有考生同时将实现落在了题板上,能参加殿试的举子,就算不像谢景行那样有着作弊一样的记忆能力,记忆力也差不到哪儿去,不过片刻就将试题从头读到尾,也刻在了脑海中。

    “制曰:自昔帝王创造丕图,必有贻谋,以为长治久安之计……欲俾内外百司,群工庶职,感恩奋庸熙载,恪守夫典训而慎行之,毋滋偏失不举、名存实爽之议,用期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中国尊而四夷服,风雨时而嘉样至,谅必有道矣……”(注)

    粗粗一数,题目足有四百余字,可归纳后,不外乎就是寻治国安邦之道,问及如何使得大炎朝百姓安居乐业,四方安平,八方来朝。

    归纳出来后看似简单,可实际上这道题考查得范围却极广,政治、军事、民生皆有涉及,且还须写出有建树的见解。

    在这大殿之中,年龄最大的四十来岁,年龄最小的也才十八,年龄相差虽大,可大家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满腔心思放在科举途上的读书人,又有几人真正做到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不愧是一朝首辅所出之题,出手便见真章,不少考生一时都怔怔回不了神,在一旁高大火盆的烘烤下,有的举子额头甚至都隐隐冒出了汗珠。

    良久,才终于有人落笔将题目抄在了试卷上,就算心中焦急,可人人都是过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