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神手中逃离两次的女孩_A面曲16 大阪Lover的唐吉訶德(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面曲16 大阪Lover的唐吉訶德(1) (第3/7页)

大特色在于:对人性尊严的重视,阐述「个人主义」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存在,个人不应当被当成奴役工具,并且把女性视为美丽及爱情在世间的象徵。准此,对于该时神学教条过度压抑性欲的态度有大刀阔斧改革的批判态势。

    倘若性欲属于污秽不堪的原罪,何以「阿芙萝戴蒂圣庙」还备有男女「圣妓」供朝圣者享用?究竟是前往圣庙向神懺悔赎罪?还是寻找自己喜欢的圣妓来免费打炮洩欲?非常耐人寻味。当然同性恋者也可光明正大在圣庙释放性欲本能。

    如果当时有骑士们愿意正视这个荒谬问题,性别平等与同性恋平权议题也许会进展得更为显明快速。

    美好的人事物总是难以长久,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中世纪骑士精神到了17世纪早已荡然无存,于是西班牙作家塞凡提斯(migueldecervantessaavedra)写出了第一部现代小说《唐吉訶德》。

    《唐吉訶德》的原文是”donquijotedelamancha”,don乃英文的”sir”或汉文的「先生」之意,而delamancha则是「来自曼查的」,所以正确翻译应该是「来自曼查的吉訶德大人」,一开始出版的书名为「来自曼查的聪明绝顶绅士吉訶德大人」,假如以加泰隆尼亚语直译的话,便是「尊敬的大腿盔甲先生」,讽刺意味十足。

    这位大腿盔甲骑士最经典的生死决战就是手执生锈长矛,面对风车巨人的挑战!虽然他遍体鳞伤、失败而回,但是来自穷乡僻壤又脑残没药医的吉訶德大人,他勇敢衝撞现实牢笼,心中所秉持只有最初的纯粹骑士精神─正义─别无其他,啟发了不少在混浊世间打滚的人们。

    喜欢阅读的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