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0章 (第3/3页)
每上映一部影片他都会观看,阅片量绝对不低。 真是奇怪,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作品竟然没有出现,是最终没拍成片还是没能上映,又或者是重生后有些东西改变了? 维舟的心跳微微加快,兴奋而战栗,他看向对面的女导演,目光炯炯有神:“不好意思,我没看过原著,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从剧作本身表现出来的结构形式来看,是一个完整的诉讼案过程,我捡重点跟你说一下剧情....” 接下来女导演用十分钟的时间把故事框架描述出来,剧情是双男主设定,有关一个女孩坠楼身亡,初步怀疑是自杀,经过法医的检验确定女孩在坠楼之前就已经死亡,于是男主之一被告上法庭,另一名男主是名记者,为了挖掘更多信息游走在危险边缘,案件经过多次反转,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表面是一部带有悬疑色彩的庭审题材影片,实则是想表达更深一层的社会矛盾以及阶级压迫,暴露现实黑暗为主要内容的批判性主导的意识,这种理性原则构成了电影剧作的基本内涵,题材取向和结构方式都鲜明地闪现着理性原则的色彩。 除此之外,受害者与施害者在人物道德上的划分并不明确,所谓的不完美受害者和社会地位受尊敬的施害者,由此可以预见故事的争议性。 柯灵希望维舟能饰演被告的富家公子,一个高学历有头脑的海归,出身好,样貌端正,是一个藏得极深的人。 维舟在了解剧本的走向后,对‘记者’的角色更加感兴趣。 记者是一个有勇气战斗、不惧权威的人,不乏勇敢与侠义,面对面抗争时行事并不冲动,而是聪明的用另一种形式,更适合他处境的反抗,人物具有真实性和普遍意义,能引起观众的同情和思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