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殿_分卷阅读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2/4页)

我是祁家唯一的女孩。家父说,姜广延是他最棘手的对头。对我来说,姜广延的长女姜玉容就是最棘手的对头。

    姜玉容与我同年,比我早生两个月。出身相似,能力相当的人,若不能结为好友,常会成为宿敌。我和姜玉容便是如此。“空马党争”让姜、祁两家水火不容,我听家父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祁家的女儿不能输给姜家的”。姜广延必定也对其女说过同样的话,所以,自五岁起,在同一间女学开蒙,同窗十载,我和姜玉容一直都在互相较劲,你争我夺。争夺的多是些无用之物,真正要紧的,是十五岁那年,我和她都争着要嫁给师绍英。

    宣朝惯例,官家小姐们十五岁从女学结业回家,行笄礼待嫁。“三公”之女出嫁,当然要千挑万选。德熹皇帝在位时,大司马和大司空家的女儿都入了后宫当嫔妃。谁家的女儿得宠,继而获得皇帝的支持,谁家就在朝堂上获得了优势。可到了这一辈,德贞皇帝庸弱,掌权的关键在于谁家能够得到“三公”之中唯一握有兵权的大将军的支持。对于权贵家族来说,联姻是最直接而有效的结盟方式。

    与家父和姜广延并列“三公”的大将军是定国侯师恭全。师绍英是师恭全的儿子,师家的世子。虽然是幼子,却是师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十七岁就能领兵。

    关于师绍英和师家,有一桩涉及到后宫的隐秘传闻:师绍英的生母姓杨,德熹皇帝的后宫有位得宠的昭仪也姓杨,两人是一个杨家出来的同族姊妹。虽然不是一个爹妈生的,却自幼亲近。这位杨昭仪得幸怀了龙种,临盆之前,按照惯例需要从母家找一位有生育经验的女眷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