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3 (第3/4页)
有一失,他从三岁起就不是普通的孩童,有许多的记忆和经验,却没有了幼童的纯挚与灵性,他无法再以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 林璟觉得自己得到的已经足以弥补失去的,比如若是林璟是普通的幼童,恐怕难逃甄家的算计,最终还会夭折。所以林璟并不太遗憾。 至于林如海,他欣喜黛玉的灵气聪慧,但也不觉得林璟的这种过目不忘的天赋有什么不好。恰恰相反,他觉得这一双儿女的天赋刚刚好。 林如海作为曾经的探花郎,他当然欣赏黛玉的才华。但是林如海也见过很多才华出众之人,他们的文才仿佛天授,但因为心思敏感容易伤春悲秋,对于科举做官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而黛玉是个姑娘,她不需要科举做官,所以林如海只是为有如此聪慧的女儿感到开心。 而林璟的天赋则非常适合科举了,将学识的基础打的牢固,考到秀才乃至举人都不成什么问题了。 至于进士,因为每三年,朝廷才取二三百人,即便是有才华的人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取中。但是林如海自己是一甲探花,在他看来考进士并没有那么难,林璟将来一甲不敢说,二榜进士应该是可以指望的。 归根到底,林家因为人丁单薄,子嗣艰难的缘故,所需的并非是才华天授灵气纵横的诗人词人,而是能够踏踏实实科举做官的继承人。 有些书香世家,因为族人众多,所以有些族人做官,有些不喜官场浮华的族人可以选择做书院的先生,选择著书立说做个民间的大儒,选择游览名山大川题诗作画,有名声却又不牵涉官场。 这是因为他们族中已经有人做官了,不担心个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