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862节 (第1/6页)

    项目特性不同,由此引发的争吵也接连不断。

    卓铮对伊戈尔的肯定是基于他对花滑的了解,也是wings给分确认后的信任。

    他在役的时候出去比赛就没不被压分的,那会儿对他们这群中国运动员,外国人的印象都是“技术干净跳跃厉害但艺术性不佳”。

    也不单单是被压分的问题造就这样的结果,主要还是当年的训练环境一般,教练水平不足也压力大,为了追求高分所以只能尽量在确保节目完整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跳跃水平。

    卓铮的节目里有一个《黄河大合唱》的短曲还不错,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也明白当时的选择偏向跳跃是有点不太好。

    可是,他也没得到艺术方面的加分啊!

    选择带来的后果他和教练都承担了,所以他没有什么愧疚的。

    唯一遗憾的就是,看着这样的赛场,他真的很想晚生几年。

    这样的话,也许他在花滑上的表现会更好一点。

    等分期间,卓铮无意识地感叹:“羡慕啊!”

    这也是许许多多退役运动员们的想法。

    在今年,这类想法的浓烈程度尤甚。

    ·

    时间到了九点,今日最后一个项目很快开始。

    12人满额,中国队是丛澜、慕清晖、宫融。

    桑莹今年带了墨仙去sc,她俩的选站是一起的,第二站是rc。

    也就是今年选了二四分站赛,一周后就要去俄罗斯参赛了。

    宫融今年16岁,但却刚升组。

    不是年龄晚半年的原因,而是她技术发挥有问题,在jr赛场一直起不来,所以让她多待了一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