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1章 (第2/4页)
” 许礼成为菁华校报的主编已经八年了,他该喷的时候比谁都冲在前头,但该给朝廷铺路的这种时候,菁华校报也走在前面。 当年为了办校报方便,菁华大学后门处专门开了一家印刷作坊。许礼和弘晟上午才编写完,下午菁华校报和海外报的联合特刊就从菁华大学印刷作坊送去大清各地书铺。 京城肯定最先看到这期新鲜出炉特刊,书铺、茶坊、酒楼等地,到处都是讨论沙俄的声音,连码头上干活的力工都能有理有据地骂两句沙俄不是东西。 衙门散衙,朝臣们下值回家,路上买一份报纸,回家看完后都叹了声,这官儿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以前只有他们这些朝臣知道的内部消息,如今天下皆知,靠科举的门槛拦不住普通百姓了,为了坐稳自己的位置,以后还得继续努力,别跟不上皇上的步伐,被扔下了。 一晚上的工夫,天津港的快船把特刊运到江南,再扩散到两广地区,到云贵川,到了云南开化府钢铁厂。 年羹尧看完报纸,脸色一下冷了:“朝廷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一直在全力修钢铁厂,建铁路,为了运矿,把民间的商船都借用了,甚至海军的船都调动起来了,有些人还说朝廷太过浪费民力,如今看到这期特刊,不知道他们又该如何辩驳。” 铁道副总督朱轼看完特刊后对小厮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