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望门娇媳 第107节 (第3/6页)
在夺嫡这场角逐中,大家都是高明的猎手。 荀允和颔首,“对,做最?坏的准备。” 这话?一落,书房死一般的寂静。 裴循毕竟占着嫡子的优势,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裴沐珩不可能不留后手。 他缓缓圩着气,定声道,“我父王已经在做准备了。” 这就是熙王遣人去西州的原因,西州是熙王的封地,那里有熙王府的兵马,而西州之外的边境,更有熙王暗中留下?的心腹棋子。 荀允和很?快明白过来,同时也发?出一声不出所料的喟叹。 大晋军中有四位国之柱石,其一便是被誉为当世之张良的文国公,有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能,其二便是擅长防守稳扎稳打的老将,废太子岳父杨康杨国公,其三是以冲锋陷阵著称的已故成国公,最?后一位则是坐镇指挥的三军主?帅熙王了。 熙王自?十岁出事后,被皇帝扔去了边关让其自?生自?灭,他初到边关时,无人知晓他真实身?份,他就那么从小卒一步步爬到郎将的位置,没有人在意的岁月里,熙王跟野草一般疯狂成长,于十三岁那年立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奇功,文国公与杨国公纷纷为他请功,皇帝这才舍得看这个儿子一眼,发?现儿子才能后,往后艰难的战事,无论山南山北皆是熙王领军作战了,不仅如此,皇帝很?巧妙地利用儿子制衡其他军方柱石。 一位赫赫有名的三军主?帅,一位不被父亲待见却一直很?努力?期望得到父亲认可的皇子。 这样复杂而矛盾的身?份交织在熙王身?上,反而给熙王博取了更多军中将士与朝臣的支持。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说的便是熙王。 是时候给这位皇四子殿下?正名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