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 第九章 天灾地难(五) (第5/14页)
何解释!” 便见崔光景在众目睽睽下撩起下摆,跪地叩首,道:“下臣斗胆,下臣以为连日暴雨不绝,全乃陛下之过!” 此语一出,众臣皆哗然,摸不清路数,这崔光景方才和配合李林甫迎合上意,这时怎么又敢将矛头指向皇帝?连日暴雨成了当朝皇帝之过,难道是要皇帝发罪己诏不成? 堂上天子面色一沉,冷道:“呵!你倒说说,怎么就成了朕的过失?” 崔光景将头低低埋下,道:“臣素闻有天人感应之说,天子代天牧民,喜怒哀乐,皆上达天心,天必应之,化作风雨雷霆。陛下乃古往今来一等一的多情天子,武惠妃新逝,陛下哀之戚之,悲痛不已,上天应有所感,是以暴雨不停。故臣斗胆谏言,请陛下务以生民为要,暂收悲戚之念,广选秀女,充盈后宫,以继武惠妃之后,代慰圣心!” 此话一出,方才的哗然顿成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良久都没人出声。 瞧瞧这话说的! 先直言暴雨不停是皇帝之过,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起了先声夺人效果。 但皇帝错在哪了?错在他太重情了,太惜情了,简直古今一等一多情天子! 随后用天人感应之说,不但顺理成章的解释了暴雨成因,更再次神化了君权的天授性,权威性。 最后话锋一转,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劝皇帝充盈后宫。 一波三折,有理有据,让堂上众多大臣不禁扼腕,崔光景怎能说出如此阿谀之词? 而令更多大臣扼腕的,这阿谀之词怎么不是被他们说出的? 连李林甫也略感意外,他虽与崔光景串通,但这几句词却不是他教授的,而崔光景把话题引到充盈后宫上也显得有些逾矩,除非…… 李林甫心念一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