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6章 这传统不错,要保持! (第3/4页)
些期待地问了一句。 “一文钱没有,甚至将来咱们还要倒贴李家很多钱。” “这是为何?”庄逸有点想不明白了。 “生了儿子,儿子总要上私塾吧!而整个大靖还有比我们李家更好的私塾吗?而想入李家私塾,可没有那么容易。” 李珍儿看着相公。 “特别是咱们这种有钱的,如果别人拜师,只需花一两的银子,咱们儿子恐需要花一千或二千两。 我记得我有一个出了五服的堂姐,嫁的乃是一个殷实之家,五年前她送儿子进私塾,光是拜师就花了五千两。” “这么多?” “这是李家约定成俗的规矩,说起来主要还是李家太穷了,平日里那些人都过的苦哈哈的,唯一能捞点钱的,就是每年春秋收学生的时候了。当然捞的这点钱最后能不能进自己的口袋还很难说。” “这又是为何?”庄逸不懂就问。 “李家讲究有教无类,且不问出身,所以每年春秋拜师的时候,前来拜师的不知有多少,这么学生中总有几个天资不错,家里贫穷的,如果遇到这样的,就靠师父资助了。” “原来如此!”不过有一点他一直都不理解。 “李家应该没有那么穷吧?”据他所知李家产业不少,且很多矿都有股份,按理说应该颇有资产才是。 “建私塾、书院不需要花钱啊!请老师、资助那些寒门子弟,那个不需要花钱。” 庄逸闻言像是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咱们大靖那些书院?” “都是我李家出钱建的,只不过好名声最后都被历代的皇帝落了,说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