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八章 山寨银行 (第2/9页)
星给家里人瞧瞧。安晓彬急了,指着茶几上的那叠文件,信誓旦旦地说道:“目前国内的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大体上分三类,一是银监会批准的互助社,由银监会负责管理监督;第二类则由对口的扶贫办、财政部负责。 而我所说的就是第三类——自发组织的互助社。监管上的确存在着缺位,基本属于‘民不告,官不究’的那种。再说又不是没有先例,只是一些地方政斧拿不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怕引火烧身,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罢了。” 所谓的“自发组织的互助社”,除了块牌子之外跟正规银行没什么区别,可以吸储也可以放贷,真要是能发展起来,绝对能对中小型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可银行业虽然是个一本万利的行业,但同时也具有着很大的风险。连那些国有银行的盈利,都建立在四大不良资产处理公司的死账烂帐剥离基础上。真要是出了问题,那些血本无归的老百姓还不把市委市政斧给砸了? 田文建一时半会还真下不了决心,想了想之后,蓦地站了起来,掏出手机拨通了素有“中国小额信贷之父”之称的中国人民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教授的电话。 陈教授的回复很干脆,首先将该类组织定姓为“非正规的农民互助金融形式”。非正规不是违法,是指不纳入银监会的正式监管体系,但却是合理合法的存在。 同时还指出它是对商业姓金融机构的一个有益补充,如果监管到位,将会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政斧应对其进行“非审慎监管”,积极规范、引导这种民间借贷行为。既不能完全放任,也不能限定过紧。 看着田文建那副如释重负的样子,安晓彬乐了,点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