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2 (第2/4页)
公室,但他们两个都比较喜欢图书馆,办公室经常借给学生们开会,温习功课,做活动,他们两个则常驻图书馆。 正好最近琴岛大学外语系这一干人等,都在忙外国期刊著作的翻译事项,两位翻译界的泰山北斗就在此坐镇,到能让人心中更有底气。 说起来她前阵子刚刚译完的那份数学资料,一开始就是张老的活,只是一来张老对于数学方面的专着翻译并不很熟悉,二来他的工作也多,着实忙不完,这副重担才交托给她。 杨玉英敲了敲门进去,就见张老坐在椅子上晒太阳,他桌前的文件资料堆积成山,背后是斑驳的光影,人在光里,眉毛和头发都显得很淡,每一道皱纹,仿佛都写满了人生经历。 见到他,杨玉英就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张老精通十一国语言,是当世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翻译家,德高望重,在化国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物。 杨玉英在图书馆里就读过张老的翻译作品,他翻译的泰戈尔的非常美,杨玉英没看她的译文前,觉得自己翻译的已经很好,但读了她老人家的大作,登时就觉得她的译文缺乏了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她当即就明白,自己不适合翻译诗歌,毕竟当年她在皇城司,每每遇见诗词考试,考评都很一般。 唔。 似乎前阵子,朱先生还经常逢人便说,她的译稿乍一看像张老和陈老的大作。 杨玉英真正读了张老等翻译大家的稿子之后就明白,说这话时,朱先生当时肯定喝得上了头。 “来,坐。” 张老很和蔼地笑了下,“我看过你的译作,文风朴实,文字却犀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