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9 (第2/4页)
风之手一写,皇帝甚至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 皇帝自登基以来,头脑中就有不少想法,这些想法一步步地在他手中实现,还有更多的想法只存在于脑海,他从来不曾同人说,这会儿看了这文章,却有点想和沈令风促膝长谈。 沈令风那么年轻,皇帝眨眨眼,心情一下子好转不少,得用的武将们都老了,剩下的年轻人不合他心意的多,现在有沈令风出现,至少将来三十年,不愁无人领兵。 杨玉英表示,她对军事一类的不怎么了解,但对后世大顺朝军制的变化可是一清二楚,其中的弯弯绕绕,经历过的麻烦,遭遇的谬误,她都知道。 皇城司档案库里的资料,那简直比宫中还齐全,她整理了那么久,抄录了那么多,记忆又好,现在拿来教个小年轻,又有何难? 这些军制方略,本来就是皇帝的想法,如今沈令风学过,再写在纸面上,呈递到皇帝面前,他怎能没有知己之感? 皇帝意犹未尽地把沈令风的文章看了两遍,才装模作样地看向在座的心腹大臣。 “诸位觉得,今科这武举乡试,谁堪为解元?” 在座的那些考官们一看皇帝的眼神,心下就明白得很。 “京城,沈令风,在外场考试中,三项考核名列第一,内场考试,吾等品读其文章,认为其亦为第一。” 皇帝笑起来:“好。” 一众考官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奇妙。 这次武举,恐怕沈令风会成为最早把武进士的身份拿到手的武举人了。 不过想想,人家也是有真本事,到不算多奇怪。 萧府 “小姐,将军看见您给他做的燕窝粥,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