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4 (第2/4页)
其他几个爱徒,先生早就说过,这种苦差,就不要他们去了。 否则病了累了都耽误学习。 “孝在心,心里念着先生的好就成,这回回乡,千里迢迢,人多也乱,就不要耽误来年大比。” 他们都是相当能干的人,甚至没惊动学生,先生的灵枢就趁夜远去。 徐家那位老人家差点没给气得吐血。 “这是作甚,徐希可是老爷的儿子,就是要扶灵回乡,也该是他去!” 不过这么一口黑锅,长平书院的先生们却是不肯接。 徐山长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书院的先生们其实只是外人,管不了那么多。 山长的老伙计们要走,他们能如何? 曲先生也好说话:“若觉不妥,去衙门递状纸便是,想怎么打官司都无妨。” 长平书院也不怕被人告。 徐家那老头是一点法子没有,让他这般走,又很是不甘愿。 徐忠明全副身家都留在登州,他们捞不到好处,灰溜溜回去怎么得了? 虽然徐家说起来和永宁侯那是同出一族,可是族中早就落败,像他们家,不说穷得吃不上饭,可因为儿孙太多,着实有点闹饥荒。 这一路上从平州到登州,说起来只四百里的路,花费可不老少。 尤其是临到登州,他还包了个蜂腰肥臀的姐儿,那滋味,美得很,可也耗钱耗得厉害。 如今事没办成,钱可就都得自己掏,想一想就心疼的厉害。 徐家这老头带着个小孩子,硬要留书院,书院的先生们实在是没法子。 至于学生们,除了鸿鹄班的,齐先生留他们下来加课,还有一些武科的学生,也闷声不吭地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