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登堂入室 第233节 (第4/6页)
后就再也没有了从前的趾高气昂。 两人把器物都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对三司的官员道:“没有错。都是配方的东西。” 主审官点头,拍了惊堂木,宣布开始烧瓷。 * 玻璃厂门前砌了两个景德镇常用的馒头窑,她们用来烧瓷的泥胚则由造办处准备,宋积云和宋桃随机挑先三百个。这样一来,上釉晾干就可以开窑了。 宋积云把斜街二条胡同工坊的人都带了过来。他们将手中的各种器具和原材料在她分到的馒头窑前,按照拉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等工序一字排开,向众人展示怎么烧瓷。 还安排了人在旁边讲解什么是拉坯、为什么要利坯、晒坯要注意些什么。 立刻把看热闹的人群吸引了过去,或问“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或问“你们这样就不怕别人把手艺学了去”,还有的置疑“像你们这样,真的能烧出瓷器来啊”。 怎么可能?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她带来的师傅都是宋家窑厂最好的一批师傅之一,谁没在师傅手下学个十年功,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小技艺。要是随随便便就能让人学了去,那还算什么手艺? 周正在那里笑呵呵的解释。一边解释,还一边道:“大家要是感兴趣,可以去我们在西栅栏的铺子荫余堂。那边不仅有瓷器卖,还可以让你们自己动手体验一下怎么做瓷器。一次只要五十文,很有意思的。” “这么贵的吗?”有人吓了一大跳。 “不贵,不贵,”周正笑道,“我们的土都是从江西的景德镇运过来的,您算算运费就知道贵不贵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