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好时光_(24)家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家塾 (第2/5页)

问道:“你说,是何事?”

    蕙宁将账本摊开,翻到事先做了记号的一页,说道:“儿媳按着您吩咐,粗粗看了账簿。见两个弟妹如今都在书院读书,心中想着,不如在府里设一处家塾,请几位先生回来,让弟妹在家中读书,不知娘亲意下如何?”

    赵夫人听得一愣,嘴角笑意淡了些:“家塾?”

    “是。”蕙宁点头,眼眸沉静如水,“儿媳细看了几年的账目,仅仅弟妹两人外出求学,一年下来便花去将近百两纹银。”

    “百两?”赵夫人微挑眉,似是有些吃惊。

    蕙宁点头,语气从容:“马匹、车夫工钱、衣物更替,再加上随行下人的叁餐五事,全都是细碎却堆积如山的开销。”

    她低头轻轻笑着,谦顺温婉:“我知道国公府家底殷实,百两银子对咱们来说或许算不得什么。账本上不过是一笔朱砂勾过的数目,可若细细思量——去年外公修西郊的别院,半年不过才花二叁十两;我那陪嫁的水田,一年租子也不过四五十两。花银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花得没有声响。”

    赵夫人轻抿一口茶,神色渐渐转为凝重。

    “弟妹每日车马仆从、衣着行头,虽说是为了读书求学,可旁人看在眼里,不过是‘靖国公府阔绰’的虚名。”蕙宁语调平缓,“不如将银子用在刀刃上,设个家塾,不仅弟妹可在家中安心读书,也便于爹娘亲自过问,督教学问品行。”

    赵夫人听得入神,沉吟片刻,却仍有顾虑:“我这个人糙惯了,不大懂你们这些读书人的道理。只是……这设家塾一事,说是好,可若被圣上知晓,会不会惹出个僭越的罪名?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蕙宁娓娓道来,声音柔而不弱:“儿媳是这样想的,设立家塾,最要紧的是能使弟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