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_汴京生活日志 第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1节 (第5/8页)

两银子的嫁妆。

    饶是沈老爷子觉得可以在城里找个本地儿媳,也多少被徐姥爷的厚本打动了,再一看姑娘生得如此标致,跟自家人高马大的儿子郎才女貌,成亲后定能给他生下一串聪明伶俐的孙子孙女。

    老爷子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沈徐氏嫁进门后果然效率很高,直接三年抱俩。

    只是当时小两口年轻没经验,二胎要得太快,沈徐氏身子都没养好,那个儿子生下来也瘦弱,没两个月就去了。

    但沈徐氏很快把身子养好,就生下了如今健壮的大儿子沈文殊。

    沈老爷子对这个能生养的儿媳妇那是相当满意。

    他是在二弟出生前走的,尽管没撑到跟二孙子见面,但大夫把过脉说了是男孩,胎儿养得极好,老爷子就很满足,算上肚子里那个,就有了一个孙女两个孙子,家里香火总算旺盛起来,儿媳妇若还能再给他生几个孙子,那他真就能含笑九泉、死而无憾了。

    想象着一串孙子给自己磕头烧香的盛况,老爷子很是满足,面带安详笑容离世。

    只是沈老爷子的离世,给沈家带来不小的负担。虽然少了给他买汤药的这份开支,可相应的,沈徐氏肩上的胆子也重了,以往老爷子会帮着带孩子,沈徐氏做完家务还能抽空接点绣活补贴家用,顺便把这门“独家”技艺传授给长女沈丽姝。

    每隔两三月,沈徐氏甚至可以带上一个孩子回娘家串亲。

    但老爷子去世后,沈徐氏整个人就被淹没在了做不完的家务和带不完的孩子中,别说做绣活,她连长女的针线都快顾不上管了,老家自然也回不去。

    这几年,他们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沈爹衙门放假,才有机会回老家走亲戚。

    上个月小弟抓周礼,也是继除服之后,家里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