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他不肯和离 第123节 (第6/7页)
那块记录做祭幡百姓之名的碑临着。 随信送来的还有功德碑文,用华丽的词藻讲述了当日谢煐和白殊祭祀的情形。 白殊看得半懂不懂,谢煐一句一句给他解释,听得他神色渐渐古怪。 “这是写的神话故事吧……怎么还有白鹿踏祥云而来,送上带着光芒的稻穗和棉花,最后连我们两个都闪闪发光?” 对,不仅是稻子,因为白殊自掏腰包推广的木棉也丰收了,两浙百姓们就把棉花也加了进去。 谢煐道:“百姓一向喜欢这类故事。估计要不了多久,各地茶肆里的说书先生都会说上这一段。那是百姓自发立的,也不好阻止。” 其实谢煐让人立的碑上也记录有此次换稻种的始末,只是祭祀的异象都是他们自己搞出来,白殊不太想记录上去,碑上的用词就淡化了那件事。 没想到,老百姓又给他们弄了块碑,还写得神乎其神。难怪曹中丞不敢在朝会上提这事,若让嘉禧帝知道,必然会不高兴。 白殊也没多纠结。他身上先前就背着神仙赠医书的传说,再加一个也债多不愁。这种一听就假的故事,便是传到后世,也只是博听者一笑而已。 却不承想,曹中丞还没把信息说全。 又过几日,刘家有人从江南回京,汇报木棉的相关事宜。刘继思便寻来上景宫,详细转告给白殊。 没出白殊所料,今年大部分百姓都选择了按契约交来棉花,刘家的作坊已经开始运转,往民间推广织机改良的事也在慢慢进行。 说完这个,刘继思拿出一幅图。 “那块功德碑你知道了吗?这是碑上刻的图。此图现下在两浙卖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