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刀下留人 (第2/6页)
王雱顿时有些不来气。理论上这个所谓的行政区长官没说错,舒州当然没有禁军驻扎。厢军近似劳改犯而被司马光限制在了州城。 由此暂时不好判定这个知寨是懒政,还是参与了。 因为有个问题,依照大多数官僚的懒惰和尿性,他们不需要参与猫腻,也不会愿意找麻烦,舒州的确没有禁军。只要没亲眼见到就真的不存在。就算见到了,小小的知寨一般也不敢随意生事。 前阵子因为广南告急,许多的军伍以及粮草从淮西过境调遣,那真是兵荒马乱的感觉。一般不是特别负责、特别爱民的那个官,都不会去为这些尽力的。 何况所谓的知寨只是这些村民的说法,那就不是官,只相当于个“派出所”。乃是上级行政区县尉派出去管理治安的巡检。 在大宋,这种所谓的巡检司根据村镇的规模大小,有时候一个差人一只狗一把刀,就是整个“所”的全部资源。当然了,这个巡检也有权在当地村里抓壮丁服役,成为一种不拿工资的“协勤”类编制。 这些大抵上就是大宋基层的治安管理构架。 大宋的“官”,最低级到县尉和主簿,有时还会有县丞,再往下的都叫“吏”而不是官。 “狗日的刘知寨,枪毙完这一波少爷才去找你算账。” 王雱戾气深重的喃喃骂完后,又非常生气的道:“刘知寨是个傻子先不说,那为何我爹王安石亲自视察枞阳镇的时候,你们没人说?” 三便哭着道:“衙内息怒,皆因那些禁军太狠,也不随时出现,咱们无凭无据的,知寨大人也苦口婆心的说别给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