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第2/3页)
突然有了杂音,尤思嘉急急忙忙地出去。 门口停了一辆租来的面包车,有瘦高的人影从里面下来,和司机一起,把一个小担架抬进了屋子里。 尤思嘉哈出白气,回头望了望旁边的李满。 对方朝她摇了摇头。 明白了他的意思后,尤思嘉顿时感觉呼吸进的寒气里夹杂了碎冰,整个肺里凉飕飕、沉甸甸。 没两分钟,杨暄就走出来。他面上一点表情也没有,血迹在衣领上凝成暗色的一块,他也不觉得疼,只木着一张脸,像执行一种机械程序一般,开始去周围本家亲戚敲门,等对方一出来,他便屈膝跪下报丧。 红事不请不来,白事不请自来。 周围邻里有人冒着寒夜起来,沾亲带故的叔伯、村里有话语权的老人都围了过来,甚至连尤志坚都披上衣服出门搭了把手。 有经验的人在前面指挥,杨暄直愣愣地按照风俗规定去做。 前家二奶奶和后街大婶子拎着热水和毛巾进门,给杨暄姥姥擦身子、换衣服。人被放在桌板上高高架起,桌板立在堂屋门口,头的方向朝外。 桌板下面,正对着头部的地方,放了一炉香火,还在袅袅升烟。香火左侧是一碗米,米上撒一层炉灰,右边搁了一碟无酵饼,最前方则盛了一碗豆油,碗沿贴着棉花捻成的长长烛芯,一团盈盈的火光燃在上面。 引路灯不能灭。 尤思嘉站在院子里,看着屋内桌板下的那点烛火摇摇晃晃。 她去找杨暄,但是杨暄已经忙得不见踪影。男人们商量场地,女人们在忙活讨论明天的丧服活计。只有门旁夹了一道白条纸,寒风中抖动着,告示着这家有丧。 杨暄像是不停歇的陀螺,只有转起来,才能抑制自己去面对一些事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