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36 (第4/4页)
乎的是一时的陪伴和日夜的相守, 当初怎么可能不惜一切都要从国外回来?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明屹别过了脸,一时间声音中也罕见的带了几分涩然。 “你怀孕、生孩子的时候,孩子长大、长辈病重,或是你伤心难过的时候……所有你需要我在场的时刻,我可能都没办法陪在你身边。” 乔皙含泪看着他:“可是……你以前想做的不是这个。” 乔皙心里清楚,明屹从来都是志在理论研究。 对于应用科研,他几乎是带了几分不屑的。 正如十年前,她还在上高一那年,在北京的那个平交道口时,明屹曾对自己说过的那番话—— “高斯只能是高斯,牛顿也只能是牛顿。” 历经十年,乔皙比从前更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明屹从前说得是对的,其他人皆可被替代,但天才不可或缺。 没有瓦特,依旧会有蒸汽机。 没有莱特兄弟,依旧会有飞机。 没有贝尔,仍然会有电话。 这些东西总会被发明出来,如同历史创造伟人一般,是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可理论研究不一样。 费马猜想是当年法官费马在一本书页的边缘写下的定理,却因为书页空白太小写不下证明过程。 后人花了整整三个半世纪,才终于证明了费马猜想。 与之相对,哥德巴赫猜想历经两个半世纪、黎曼猜想历经一个半世纪,时至今日依旧悬而未决。 这些猜想背后的定理,仿若数学世界中蒙尘的瑰宝,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天才的发掘。 所以,在明屹的观点中,哪怕有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