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6 (第2/4页)
三冒险敛尸祭奠恩公,之后抛家舍业投笔从戎,献身于抗战。人物鲜明,剧情曲折,居然有点基督山恩仇录的味道,堪称是程凤台看过的一流话剧,于是也忘记了自己可能被消灭掉的隐患,热络地和曹贵修议论故事。 曹贵修得意地说整本戏都是老夏独自一个人编的,程凤台笑道:“够在大城市当个编剧了。”曹贵修不以为然地反对:“编剧能有多大点出息,他在我这,出息大了!”看得出来老夏在队伍里威信很高,负责着思想建制,程凤台却觉得这个人才华之外,言语十分蹊跷,他是和“那边”打过交道的,领略过“那边”的风格,犹豫了一下方才低声说道:“有一句话,我说错了大公子别骂我。”曹贵修点头:“小娘舅请说。”程凤台说:“这个老夏,看着有点儿……”程凤台一砸嘴,很难形容似的笑了:“有点儿赤化啊!” 曹贵修仿佛很荣幸老夏的身份被识破,脸上越发得意起来,笑得程凤台毛骨悚然。曹贵修违背父命去抗日,已经是一桩大事,如果投共,那又添了另一桩大事。程凤台当时就坐不住了,曹贵修连忙按住他的手:“小娘舅放心!就是借他点精气神,绝不许他在队伍里搞动作。”又笑道:“前阵子我看了他们不少书,要论整风提气,我们是差远了,还得向人家学!不吃苦,没决心,打不了仗。人家是真能吃苦!” 为什么国军队伍的风气比赤化分子差远了,曹贵修不去细想究竟,只粗暴的复制那一套教化模式,是否高明不知道,短期来看,收效甚好。程凤台既不是教育家,也不是军事家,叮嘱几句要谨慎的话,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散戏之后程凤台与手下人回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