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_第125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2章 (第3/3页)

    儒家和墨家都在这场盛会中获得新生,双方也不再那么剑拔弩张了。

    在杨峥的引导下,儒家主攻思想层面的东西,相当于文科。

    墨家主攻技术层面的,相当于理科。

    儒家对外扩张,墨家在内生长。

    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忙各的。

    连西边的教派也学会了新东西,至少会讲故事了,加入了很多儒家的东西。

    佛门更是如此。

    历史上佛门跟儒道融合,才弄出了新东西。

    文化这一块上,大秦是有自信的,随着国家的强盛,外面的东西影响不了大秦,大秦的东西反而能影响他们,反向输出。

    之后,大秦各地的文艺气息渐渐浓厚起来。

    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传奇、戏曲、评书,大多是根据历史改编而来。

    这种东西汉代早已有之,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有刺客列传,说的就是一些奇人轶事。

    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一本《三国演义》。

    不用说,自然是出自杨峥口述,陈寿扩写和润笔,文学馆修正、加工。

    从黄巾之乱到四家归秦,出场人物两千多人,很多人物都经过文学馆的人寻访其旧事,有些甚至询问了当事人……然后推敲人物性格。

    比历史上的《三国演义》更为细致,洋洋洒洒两百一十七万字。

    对每场战役都仔细复原。

    对诸葛武侯、关云长、曹孟德、孙仲谋等人的形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

    司马家则全族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一经问世,便掀起了轰动。

    全国的大街小巷全都是说书之声。

    每天傍晚,无论贩夫走卒,还是士人官吏,都会走向评书馆,简直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