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3 (第1/4页)
列四品大员之中,如此才能,真是历年来绝无仅有了。 皇帝陛下大感欣慰,让赵元淞发言。 赵元淞谢过皇上,表明藩王之势已对京都有所威胁,说什么当地百姓只知藩王不知皇上。 皇帝陛下听了,脸色越来越黑,众大臣回头偷瞄赵元淞,想看看是谁如此大胆真的激怒皇上。 “陛下请息怒,臣有一计,既可削弱藩王之势,又能安抚住民心,用得好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分化藩王权力于无形。”赵元淞信心满满。 皇帝陛下眯眼:“哦,爱卿说来听听。” “史料中曾提出:古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rou,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与今藩王属地相符,故而,臣请陛下效仿古人,下令各藩王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恩施,实分其属地,不削而稍弱矣。” “妙,实在是妙!”尚书令大赞道,侧身看向赵元淞的目光满是欣赏。“按此子之言,将藩王之权削弱分化给每位藩王之子,更容易激化他们同族兄弟之间矛盾,如出现严重问题,朝廷便可以出面前去共同治理。哈哈哈,这一计,除了时间长久,还真是不费一兵一卒啊!” 其他大臣也跟着点头附和,大赞赵元淞小小年纪博闻强识,才思敏捷,亦能融会贯通。 站在御座下手的李公公,却微抬起眼皮,扫视众人,掩去唇边讥讽弧度。 皇帝陛下淡淡道:“唉,说得在理,可太-祖鸿恩浩荡,这事再议吧。众卿还有何事?没事就退了吧。” 赵元淞面上表情不由一僵,他可是抱着崭露头角决心,获得皇帝陛下赏识,然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