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4页)
黑壮壮的那个?” “记得。”这人外貌虽然长的不这么好看,但是确实饱读诗书,学问是有的,接人待物都很亲切有力。 “今天有人在外头讨论一本诗集,对着一首诗是赞不绝口啊!传遍了整个院子。然后就有人发现,居然就是杨临沭做的诗啊!”孔郁的神情充满了八卦。 “作诗虽然是小道,如果杨兄真的做的一手好诗,也是他自己的本事啊!”这跟今天的奇观氛围有什么关系么? “听我慢慢说嘛,总要把前因后果都说个清楚。被人发现了是杨兄做的诗,大伙当然很是敬佩了!而且被选入了诗集,也许数十年后,杨兄还能凭着诗句青史留名呢!” “看见杨兄的诗句都被交口称赞,有人就不乐意了!”孔郁挤了挤眼睛,“就是今科的探花。” 原来是这么一宗事情。杨临沭呢确实学问出众,但是刚刚林明岚也说过,此人因为出身贫苦的缘故,以前一边帮家里做活,一边学习,长的又黑又壮。考官们看的是你做的文章,又不是你的长相。 但是殿试不同,殿试上有个探花郎啊。历来就是长相俊美之人才能担当。还有传言说,要不是沈清寒学问更加出众,会被钦点成探花的流言。 沈清寒当不了,总要有个探花。打马游街的时候可是门面担当。据说本来陛下看了杨临沭的会试文章,有意点他成谈话,结果被杨临沭的模样吓退,“掩面而去,叹人不可两全”。流言是这样讲的。 杨临沭心宽,本来就不在乎这些小话,但是已经成为谈话的许言卿就不服了,心道,难道我的学问还比不过你?所以经常有意无意的,针对杨临沭。 今天的这事就是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