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1 (第1/4页)
兽,周卫极才轻声解释道,“原以为你晓得的,朝廷赏赐良田百亩,并非真的是给田地,这不过是一种说法罢了。” “不是真的给,那说来干什么,怎么个给法?” “朝廷赏田,赏的乃是田地的收项。”周卫极揽着她,解释道,“只要被赏赐之人在世,每年年底都会收到所赏田地亩数折成的银两。” “原来是这样啊!”蓝怡恍然,“说的也是,咱们县里多少少田,哪是说赏赐就有的。” 周卫极捏捏她的小鼻子,“也并非都是如此,朝廷有时赏赐有功之臣的也会是朝廷的公田,不过这些田多在边关、边岛或驻军之处。” “公田是朝廷派军开垦的么?” 见蓝怡有兴趣,周卫极便详细解释道,“一部分是朝廷派军开垦的,还有的便是囚犯开垦的。” 这就是劳动改造了,蓝怡点头。 大周的田地制度不同于前朝最早的井田制,不同于三国战乱时期的屯田制,与唐朝的均田制也不同,而是在均田制之上的改革,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并提倡私有化,户籍和田产相连,一旦确认田产所属,则可世代传承下去。这样的田制和合理的缴税方式下,鼓励了地主也就是土地所有人的耕作热情,使得他们安心从事农耕生产。 大周的疆土辽阔,民众却较之现代稀少几倍,所以还是有不少未开垦的土地,这些土地的便由军队和流放的犯人开垦栽种,成为官田也就是公田。所以,这些地区的将士或官员受到田产封赏,便是真的有田地了。田地赏赐下去后,便由受赏之人负责耕作,不可荒废。 这类似于现代企业薪酬的延期支付的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