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京城来客 (第1/6页)
第二章 京城来客
应府有上百家铺子,每月月末,光是听各处掌柜汇清账目便要花费应徽棠大半日的时间。 这日如往常一般,应徽棠忙至夜里才停歇。前脚才刚出了铺子的大门,迎面便被人拦住。来人手中拿着一封信,是从乔家别院寄来的。 每月,应徽棠总要去一趟乡下的乔家别院。不为别的,只因她的母亲童氏寡居于此。 信中照例询问女儿身体是否康健,与乔瑜浈是否和睦。诸多繁琐小事与之前寄来的内容别无二致。只是在信尾,一句今月不必往别院来了,明日我便要去泽华寺为阿煜祈愿,恐许久不归。令应徽棠的心沉了沉。 别院的信寄到陇安来需得花上一日,想必她母亲今日已经启程。 每年这个时候,应徽棠像被阴霾笼罩着,无法脱身。她的母亲两年前便独自去住了别院,应徽棠去请过几次,却总被一句恐睹物思人给堵了回来。 她站在马车前,迟迟没有上车。应春见她脸色不好,出声询问道:小姐可还要去何处? 应徽棠收了信,敛了眼眸。 去琼阙坊。 *** 文人墨客好风流,白日里聚集在书阁,夜里所往之地便是陇安郡的琼阙坊。 琼阙坊不是寻常的勾栏瓦舍,这里的地坤多是官妓。她们多数因家道中落,沦落风尘。虽做了青楼女子,却比上一般典卖皮rou的妓子要有些许不同,个个有拿得出手的技艺。琴棋书画,诗书礼易,总会有拿手的。 自视清高的文人自然更喜欢这些,这样便显出自己嫖妓实则是在救风尘。好似他们看中的不是姑娘的皮rou,而是其可怜的身世,是在怜惜其坎坷的境遇。 应徽棠一进琼阙坊的大门,鸨母便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