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官职之争,吏部刑部,女帝宣见 (第7/18页)
来做的,说句不好听的话,掌控了吏部,基本上就等于是掌控了天下文人晋升的命脉。 所以负责吏部的是中书省左丞相,陈正儒负责,儒家无私,这种事情的确要儒家来管,可即便是儒家来管,也做不到无私这个程度。 原因很简单,假设两个人都很有才华,都有真材实料,一个是朱圣一脉,一个不是朱圣一脉,请问怎么选?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朝廷缺人才是缺人才,但缺的是惊世大才,否则正常人才会缺吗?一个吏部正儿八经有品有位有权利的职位能有几个? 可天下读书人有多少?根据不科学统计,大魏读书人都有五万万,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还缺人才吗? 所以安排自己人也没问题,人家又不是无才无能。 将许清宵安排到吏部去,这简直是最高级待遇啊,正常贤才上了朝,一般都是安排到工部或者是礼部,先熬熬资历,干点杂活,做的好了,心态稳了,再安排你去其他部门做事。 可直接安排到吏部,这已经不是看重许清宵了,这是非常看重许清宵了。 更何况就算安排到吏部,随便给了主事也就差不多了,员外郎是什么?是六品的官员啊,有权管理一郡的官员升迁,当然郡守不在其中。 可以说许清宵只要入了吏部,当上了员外郎,不出三年,许清宵便可以积累大量人脉,再加上陛下如此看重,三年内许清宵不做错任何事情,晋升五品郎中没有任何问题。 当下,有人出声了。 “陛下!臣觉得有些不妥。” 声音响起,不过并非是吏部的官员,而是礼部的官员,但依旧是儒官。 是礼部郎中,吴普,从五品官员。 “臣认为,许清宵虽有大才,可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