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安国策 (第6/6页)
一条心,问题又来了。 我家又不做生意,我干嘛修路? 我家穷我拿不出钱,但修了路我一定得占便宜。 古代底层百姓的尔虞我诈,往往归结与四个字,鼠目寸光。 为一文之利而大打出手的绝对不少。 有人一定会想着占便宜,有人也一定会气不过。 可对于当地来说,对于国家来说,这种怄气的意义在哪里? 没有意义啊。 可若是让王朝来修路呢? 国家可不会在乎谁占便宜谁不占便宜,反正你是大魏子民,你想摆烂想咸鱼都随便你,又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 而大魏王朝将百姓之银两贷款给当地府衙,修路建设,利息不高,也给你足够的时间,等你当地经济发达起来了,从府衙税收慢慢偿还。 这就是取之于民用于民的解释之一。 一张张白纸被许清宵写满。 到最后,许清宵越写越激动,越写思路越开阔。 又是一个时辰后。 终于,许清宵写到了结尾。 他深吸一口气。 而后缓缓落笔。 【学生以为,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天,民富则国强,但国富民更强也,民穷则衰,国穷则运不通,此策为安国之策,大魏钱庄,利于今时,功在千秋,利后世之君,福万代百姓】 【学生·许清宵·南豫府·府试答卷】 写到这里。 安国策结束,前前后后二十七张白纸,写了足足一万多字。 许清宵长长吐出一口气。 待落笔放下之时。 这一刻。 突兀之间。 异变出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