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9 (第3/4页)
邦身上。她根本不用凑近去看,就能猜到那个人脸上的表情。 波兰诗人应该很想就此离场,行动回答李斯特的反问——就和她想要逃离这张桌子,不想再被内心莫名的情绪左右。 但肖邦不能这么做,欧罗拉也不能让他在众人的瞩目下被误解。 尽管她知道,李斯特那句话本没有恶意——匈牙利人大概是被激起了好胜心,只想单纯地炫耀一下他能完美复制任何人的琴声。话没有问题,只是时机和场合不对。 肖邦不会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绝不可能变成李斯特。 这和技术无关,只是审美志趣不愿。 “李斯特先生,您大概忘了,我也是一个‘肖邦’……” 你不愿意做的事,我来就好。 这是我爱你的方式。 该如何去形容这首曲子?李斯特在心中默默地问自己。 一向对音乐颇有见地的钢琴之王,此刻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又或者这个念头只存在于他脑中一秒,比起现在思考这些,他更愿意先用耳朵去倾听。 欧罗拉的双手在黑白键上以音符汇聚成一条长河。 如果它有名字,那一定是伏尔加。从涓涓细流到波涛奔腾,时间汇聚的浪花在拍岸声中荡气回肠。西伯利亚的风,原野上的山楂树,成片的白桦林,覆盖在亚寒带的冰雪……一齐汇聚成一种连绵的悠长。 从细腻敏感,再到澎湃娟狂。一半张扬一半深沉,平稳的控制下又带着醉意般的倾泻……那些极富力量感的音符和震撼的旋律,究竟是这样从她十根纤长的手指上发出的? 这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新曲子,奏鸣曲的范式,协奏曲的内容,同样天才的手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