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实录_第3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第1/3页)

    一来铁器管理严格,像铁锅这种大件铁器一般不会在民间流动,二来,能炒的菜实在太少了,像是韭菜、胡芹、萝卜之类的还算常见,但西红柿、土豆、青椒就不用想了,那是肯定没有的。

    再则这个时候的食用油基本都是猪油、羊油之类的动物油,十分的贵重,一般人家根本吃不起,更不要说奢侈到拿来炒菜了。

    煮菜的时候加上几滴就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桑榆也是适应了很久,才慢慢习惯这种全靠蒸煮来做饭的方式。

    仅有蒸饼是肯定不够的,桑榆想了想,又做了一锅鲫鱼萝卜汤,鲫鱼是今天让桑蓁去买的,桑蓁喜欢吃鱼,桑榆苦练了许久做鱼的绝技,每隔几日都要做上一回。

    现在正好用上了,也省的她再出去买了。

    晚食用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弄好。

    还是在那张黑斑长桌上,蒸饼加上鲫鱼豆腐汤,虽然比不过薛如英自家吃食,但在民间算的上丰盛了,加上桑榆桑蓁姐妹两个安静地吃着,尤其是桑蓁小心吃鱼的样子,看的薛如英心颤不已。

    吃过晚食,时间还算早,三人便坐在凳子上喝茶消食。

    薛如英已经从桑蓁的口中知道桑榆姐妹无父无母,独自来长安寻亲,忍不住心生怜悯,“可惜你们不知道亲戚的姓名籍贯,家住何方,不然我倒可以帮你们寻上一寻。”

    桑榆一脸愁容,“我们阿娘阿耶死的突然,我们也不知道家中亲眷情况,只知道是在长安做生意罢了。”

    这段故事是桑榆瞎编的,这个时候的人口流动管理还是很严格的,无缘无故的,她们两个小娘子从江南跑到长安也说不过去,桑榆便编了一个寻亲的由头,只要不是遇到官差特意去查,基本上是无事的。

    “罢了罢了,好在你们还有住处,慢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