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 (第2/4页)
于是乎,钱多到没出处花的林晓盈就在宣州城里建起了孤儿院,除了住宅以外,还另外开设了学堂,对全宣州城的适龄儿童开放。争取做到大家都有学上。这一措施,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认为上学堂读书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帮家里种田。 次年开春,度过了去年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宣州城的百姓对于未来满怀希望。由于红薯产量高,大部分人都将红薯作为主食,有配合着种了些其他粗粮。田多的人家还会种些水稻,秋收后卖出,也是一笔收入。 对于如何让宣州人致富的问题,林晓盈已有眉目了。百姓们大多种红薯,红薯可以做很多东西,不如红薯粉。红薯粉就向粉条一样呈半透明状,但更具有弹性,也更顺滑。在加上红薯产量高,价格低,成本不是问题,利润自然就高了。 林晓盈准备在宣州城里开始红薯粉作坊,专门制作红薯粉,在随着林家酒楼和粮行,高价卖出。将赚来的钱大多都给百姓,将他们从温饱线上拯救下。 手工红薯粉的制作有些费红薯,十来斤的红薯大多能做成三四斤的红薯粉,由于那些个红薯皮什么的用不上,也只能喂猪。林晓盈考虑,或许他们还可以发展养殖业,开设几家养殖场什么的。首先,得将红薯和着水打碎,呈现浆状,用细纱将里头的残渣捞出,再静置几天,等待里头的淀粉沉淀凝固,将其中凝固的淀粉捞出后,再用水化开,准备一个大铁盘子,将稀释后的粉浆倒入,尽量地薄。再将大铁盘拿去蒸,等里头的粉浆从白色变做较为透明,便可以将红薯粉皮剥下,冷到半干再切成丝状后,就可晒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