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奋斗史[清]_分卷阅读65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1 (第2/4页)

保密的单位,却是不允许这些外国人进入。

    当人们已经填饱了肚子,就开始讲道德,讲理想。

    读书的人越来越多,可做官却不再跟以前一样成了所有人最终的目标,毕业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大清本地越来越不好混,不少人开始奔赴到殖民地,那里更具有商机。

    又过了二十年,敏宁已经八十多岁了,老的不能再老了,她已经将所有的产业全都交了出去。

    交给国家的给了国家,其他的产业剥离出来留给了皇室。

    皇室的产业跟国家的产业划分开来,除了国家每年会固定划出一笔钱来供养皇室以外,出嫁的皇女,以及分出去的宗室都不在由国家供养。

    因为有了每年一次的国考,原本如死水一滩的人员开始了流动,一但流动起来,国家就不会陷入僵局。

    最近几年因为皇帝由壮年开始步入老年,连内阁上议院都显得有些年老,敏宁并提出了年轻化,多提拔一些年轻有为的官员进入上议院跟内阁,为国家带来更多的活力。

    至于年过六十的官员得退休。

    不管这些官员同不同意,只要过了六十岁,不能够再进一步,那就得退休。但凡事也有特例,一些重要的位置,因为没有好的继位人选,当然得继续留着。

    朝廷对于这些官员还是有优待的,比如多少品级的官员,在职期间都有朝廷专配的司机大夫和士兵保护。

    像是内阁的官员,退休之后会专门送到养生院去养老,也就是说,这些官员老了国家也给养。甚至皇帝不时会去拜见一下这些老官员,询问一些对于时政的看法。

    大概是有了这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