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51 (第3/4页)
新站在徐福跟前的时候,徐福发现他的面相比之从前,有了极大的改善,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如今的郑国,“意气风发”。 秦国不是没有人反对郑国,认为他恶意消耗秦国国力,但都被嬴政挡下了。若非如此,也没有今日的郑国。这几年下来,让郑国聪明了不少,也看清了门路,知晓跟着谁才有rou吃,才有抱负可以实现。 郑国跪在嬴政跟前,细细汇报了水利相关的事宜。 李斯也在一旁,他听过之后,都不由得暗自咋舌。 谁能想到郑国真能为秦国带来利处呢? 这时候徐福看着郑国,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灵渠! 秦国除却都江堰、郑国渠、长城这几大利于后世的工程外,还有个灵渠同样重要! 徐福坐在嬴政身旁,扒拉了一下舆图,灵渠是修在哪儿的?徐福皱了皱眉。 嬴政注意到他的动作,便跟着低头看了一眼舆图,嬴政此时也想到了一事。越族虽降服,但岭南并未完全统一,而岭南极为难啃,要想攻占岭南,便须得有可以运送军粮的路子。也就是得有河! 嬴政将郑国叫上来前来,道:“在此处督造运河,可觉困难?” 说完,内侍便将舆图呈到了郑国的跟前。 郑国瞥上两眼,目光渐渐明亮了起来,“不!不难!” 徐福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看来灵渠是要提前督造了,只是不知此时国力能否支撑?徐福暗暗想了想,楚国境内的百姓,不是曾经发生过地震么?还有魏赵两地不是容易饥荒么?便将一些灾民拨过去,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卖力气,这应当是笔划算的买卖。百姓们为了生活下来,是会顺从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