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 (第1/4页)
家的基本改造,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框架。我所处的环境不支持剧烈的国家变动,我的能量和人格魅力也担负不起这种改造所带来的剧烈动荡。 所以我打算把那八个字定位最终目标,经过我,岳禄,甚至是再下一代的皇帝的手,完成这个伟大的目标。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奠基,不过这个基础要夯实,还是需要付出一些努力的。 在此我不得不提一下大殷的人才选拔制度。大殷也是实行科举制的,按照规定,三年一次的考试,叫做常科,为选拔特殊人才而由皇帝下诏特别开展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科考试,彼此没有递进关系。秀才的选拔标准极高,一般选上了的都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了,从品行到学识能力无一不好,绝对的全民偶像。现在的丞相张玉立,当年都没能入选秀才科,可见其难度。 因为这种完美之人万中难得其一,是以秀才科很久都没启用了,基本等同于作废。如今的学子更乐意报考明经和进士而科,前者考察的是学子对经书巨著的掌握,能默能背能解释是最低标准,再按照掌握的多少择优录取。 后者考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策论,诗赋,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通常考中进士的学子入了官场,升迁都是很快的。所以民间又有进士科优于明经科的说法。但明经科门槛低呀,因此志向不是那么大的读书人对明经科还是趋之若鹜的。 那明法、明字、明算三科呢?如果说前三科比较倾向综合考试,那后三科就是专科考试了,明法科选拔法律人才,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