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9 (第4/4页)
说‘当谨慎’——此事是否有什么隐忧?” 他这一问,着实出乎柳世番的预料。 “谨慎”二字能有什么深意?自然是察觉出题中隐患,才会提醒人“谨慎”。 可天子同萧、段几位宰相,俱都没将这提醒搁在心上,可见他们并不觉得这策略有何不妥。 而这少年在殿后旁听,却偏偏察觉到了“谨慎”二字别有深意——若非他性格比旁人周密谨慎,便是已推演过后果,意识到了个中隐患。 不论是为何,都孺子可教。 柳世番没急着回答,反问道,“殿下觉着呢?” 李沅道,“就我看来,几位宰相的谋划十分稳妥——养兵是为靖乱,如今海内太平,自然就该消兵了。可也不能骤然裁撤,故而每年每百人中只裁去八人,以逐年削减。唯有一点我想不明白——既是裁撤,便令之卸甲归田罢了,为何要‘每百人中,限八人死逃’?莫非今年这一百年人里,逃兵、战死数不足八人的,还要逼他们叛逃、战死,以凑足人数不成?” 柳世番的心防不由就松懈下来。 就他所知,这位景王是个典型的五陵少年。他的日常搁到史书里就十个字“性任侠,斗鸡走马,乱齐民”。这一类富贵而“任侠”的少年自幼高高在上,不识人间疾苦,更不懂人命是怎么回事。为凑足人头而驱逐、逼杀个把小民,在他们眼中往往只是个数数的游戏。 谁知景王竟先留意到,这八人会不会“被”死逃。 柳世番不由就想,他对这少年或许有不小的误解。 “殿下有所不知,”他耐心的解释道,“天下统兵的将领,少有不虚报军籍冒领粮饷者。从朝中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