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1章 定海神针 (第1/4页)
“台湾明明在侧,大明朝廷坐拥宝地而不自知,不灭哪有天理?” 自从来到台湾,得知这里水稻竟然一年三熟,其他作物更是终年不绝,公端就如同魔怔了一般。 数遍大明内陆,哪里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这块宝岛千百年来就在大陆的旁边,可是中原王朝从来没有想过开发、掌握。 一想到大陆上的百姓们因为粮食不足而忍饥挨饿,一边又任凭如此宝地被外来者陆续占据,公端对大明朝廷就充满了怨言。 当然了,他也被左梦庚和夏国中枢的英明决策而佩服不已。 更加激动的就是,这样一块宝地将会由他来亲自主持开发。 别的不说,将来的煌煌史书当中,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要想让这里大兴,最需要的就是人口。先前移民过来的百姓,还有本地的土着,根本不足以应付这里的建设。二十万,起码还需要二十万人,才能让这里成为国家的粮仓。” 左梦庚就在眼前,公端也不客气,张嘴就开始要好处。 这也是夏国官员同大明官员最大的不同之处。 大明的官员在见到皇帝和上司的时候,只有唯唯诺诺。除了所谓的道义之争外,根本大气都不敢出。 可夏国的官员,只要是关于公事,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那就寸步不让。 甭管你是夏王还是内阁首相,不争出个长短是非出来绝不罢休。 至于管上级要好处的事情,那更是张嘴就来,丝毫不带客气的 这也是左梦庚有意为之。 中枢的权威固然需要维护,但是官员的主观能动性也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