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64章 杨嗣昌的战略 (第1/4页)
“昔年夏贼陈舟于江上,则江南震惶,太祖龙兴之地亦旦夕不保。更且漕运钱粮彻底断绝,京师板荡,大明国祚风雨飘摇。故欲除夏贼,水路更重于陆路。” 杨嗣昌飘了。 进剿西北流寇的不断胜利,让他当真觉着自己乃是大明的擎天柱石,可以往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他给崇祯提出了对付夏国的办法。 那就是要从水面上下手。 不过他的说法也不算错。 虽然山东毗邻京师,似乎朝发夕至,更让大明如梗在喉。 但实际上谁都知道,维系大明国运的乃是江南的财富。 只要江南在,大明就在。否则的话,大明连一天都活不下去。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江南同京师的联系渠道,却被夏国掌握在手中。 夏国想断就断,大明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种生死cao纵于人手的感觉,大明君臣早就受够了。 虽然现如今夏国并没有在运河一事上对大明有所刁难,但谁也无法保证这一天会不会到来。 大明君臣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上天和列祖列宗祈祷,希望漕运平平安安。 从这方面来讲,拿回运河的控制权,甚至还在剿灭夏国之上。 夏国的实力,大明上下已经刻骨铭心。 就算将剿除西北流寇的所有大军全部调动回来,都未必有什么胜算。 一旦战事迁延日久,运河阻塞,率先崩溃一定是大明。 因此要想对付夏国,就必须有万全之策才行。 杨嗣昌便想到了办法。 全新的角度让崇祯格外振奋,立刻摆出虚心纳谏的姿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