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_第1277章 国运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7章 国运之战 (第1/4页)

    关于作战方针如何制定,如何应对中枢的催促,洪承畴敢拍着胸脯说:他真的拉扯了。

    他三月到了宁远,还没有喘口气,又得到了前方的噩耗。

    眼见陷入绝境,锦州东关守将蒙古人吴巴什与济尔哈朗联络,里应外合,献城投降。

    尽管祖大寿已经察觉到了苗头,可是应对不及,仍旧被清军攻占了外城。

    明军的手中仅仅剩下了锦州内城,随时都可能被攻破。

    洪承畴头皮发麻,但还是能够保持镇定。

    他并没有遵从崇祯和中枢的命令贸然出兵,而是不停的接收各地前来的援军,筹备后勤物资,抓紧时间对军队进行整训。

    崇祯和陈新甲在朝中左等右等,依旧没有等来洪承畴出兵的消息。

    两人再也等不起了。

    陈新甲干脆派遣马绍愉、张若麒为监军,实地监视洪承畴出战。

    洪承畴被逼到了绝境,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于七月二十六日在宁远誓师,率领八总兵、十三万大军踏上了不归路。

    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这是除了左良玉和贺人龙之外,明军最后的精华了。

    谁都明白,倘若这一仗输了,对于大明意味着什么。

    可偏偏情况如此凶险,陈新甲派来的马绍愉、张若麒还异想天开。

    马绍愉也想同其他的监军一样威风,而且还有着文人固有的秉性。总是幻想着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他完全不管实际情况,向洪承畴建议派遣精锐人马狂飙直进,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以图出奇制胜。

    听到这不靠谱的建议,洪承畴满脑门官司。/>如今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