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月的山溪(16) (第2/3页)
。 杜立德又说:[憨山大师说:染是识,净是智。这是错误的说法。 坛经说: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说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转。 僧问慧忠国师:坐禪看净,此復若为? 师说:不净不垢,寧用起心而看净相。]坐禪使心净下来,五阴暗转,回到如来地。不以净为标的? 不干净垢? 只在一心。 杜立德问:[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月溪大师说的一段话,提到净与染的问题。 老伯说:[修行人,入净是,净坐,心空不乱,一无所有,谓之净。其实是说谎! 因为在静中,生命还在微细的运作。 有了生命的作用?必然有根尘识的感觉。无念亦有念!色受想行识还是在运行?直到走完五阴进入空档,还必须等待,以便到达如来地,方才完工。 这跟净染是没关係的。] 又说:[比方一个人入定,忽然有急,起来上厕所,又继续入于定中,完了厕,又回来坐禪。又入于定。这不干静垢?而是进形式,直到入如来地为止。] [净染之下还有如来运作?]杜立德问。 [佛性不碍净与染? 楞伽经说的是:生灭是识,不生灭是智。在生灭的行为中,犹有如如佛存在,呼之欲出。 堕入相中,是相住。无相,是流注住。堕有无种种相因是识。 一生分分秒秒都在业识之中,这样懂吗?]老伯说。 又说:[你虽然没有rou体?还在识业之中。除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