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第6/7页)
历史上寒山寺曾太平了几百年。 然而。和尚的苦心仍逃不脱人间灾难。元未遭战火;明代两次火灾;清代也是两次,其中一次是战火。烧毁了这座古寺。现在的寒山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重建。山门两旁两棵古樟,郁郁葱葱。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 景区山门是新建的,气势宏大。建筑风格是仿清陈夔龙修葺的山门。百年前陈氏所建的山门尽管也是三个门洞,但只有中间门可以通行,而其它门不可通行,称一实二虚。如今的山门三个门洞皆可通行,皆都务实了。 新山门正面中间门洞上方嵌寒拾遗踪匾额。门洞两旁刻有一幅楹联:寻迹一千年瓶钵,遁形石壁寒岩,於阊阖门外,别开胜境;化身三百首诗篇,飞锡西天东土,岂宋明之间,杯渡瀛洲。 两个小门洞上方刻有一幅集字匾额,左首为钟闻鹫岭,右首为路接天台。背面中间门洞上方嵌妙利宗风仿刻石碑,两旁亦嵌有一幅当代书法家撰写的楹联:船停半夜,渔火丹枫,来看六朝古寺,到如今疑是三千尘外界;霜落九天,寒山皓月,枕眠十里横塘,听此际依然百八静中音。 左右两个门洞上方匾额左首为谈经地,右首乃选佛场。刘天宇和周若兰从照壁两边的大门进去,经过一片阔地,就是寒山寺的山门。山门口两旁各有一尊石狮,活灵活现、威风凛凛,镇守在寺院门口。 石狮旁边分别长着一棵古老的樟树,犹如两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站在门口笑迎八面来客。山门上方挂一匾额,上书古寒山寺。 两个人悠闲的迈进殿门,迎面是鎏金端坐,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像前有寒山寺法师撰写的对联:大肚鼓圆,能容天下难耐事;满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