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分卷阅读45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6 (第1/4页)

    出来迎接,行礼并问候,毕恭毕敬。

    姜玉姝含笑引见:“这是犬子,这是舍侄,那位是舍弟明诚。”

    姜明诚上前,以晚辈的身份朝县丞行礼,文质彬彬。

    “嗳呀,不敢,不敢当。”黄一淳立即还礼,丝毫不敢怠慢侍郎之子,“姜公子,请,请进。”

    小厮忙碌搬运行李,郭弘磊朗声招呼:“走。”

    一大群人涌向后衙,热闹寒暄,衙役和小吏忙前忙后,使出浑身解数套近乎。不仅衙门中人,绅商听见消息,有所求者更是千方百计接近,试图趁机攀些交情。

    于是,姜明诚便在后衙住下了,或钻研学问,或与新任教谕等人探讨学问,或去县学待几天,还在姐夫教导下练习骑射,日子过得充实而愉快。

    一晃眼,十月中旬。

    深秋时节,风萧瑟,天气越来越冷,漫山遍野黄叶飘零,图宁各镇各村忙于收割庄稼,披星戴月,生怕粮食被霜雪糟蹋了。

    这天上午,姜玉姝率领一干下属,巡察粮食作坊。

    作坊宽敞整洁,第一批雇工埋头干活,个个卖力,一捆捆扎好的粉条堆在斗车里,堆得冒尖,流水一般运往仓库。

    姜玉姝拿起一捆,掂掂分量,凑近闻了闻,又掰了一小段,试探硬度,满意说:“很好,越做越齐整了!”

    “今秋收成不错,待税粮收上来,一堆积,恐怕年前也忙不完。”黄一淳也掰了一小段,直接放进嘴里咀嚼,“到时,冰天雪地,制粉需要灶火,柴禾是个问题。”

    姜玉姝叹了口气,“是啊。图宁少山林多草原,用炭制粉是不可能的,太奢侈,需要动用大批人手收集柴禾。”

    “不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