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贵不可言_第645章 市中冲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5章 市中冲突 (第1/4页)

    老话说“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南州某些习俗及百姓性情比之中州要显开放,大抵就是靠海的缘故。

    因为绵亘的山脉成了天然的屏障,阻隔了南州与中州的交通往来。这种开放与开拓不是朝着内陆去,而只能朝外。

    也足见博易场存在的必要性。

    大越立国之初,冶铁业不发达,耕作方式也较为落后,是以历代国君都极为注重与邻国,特别是与中州的贸易。

    曾在与中州交界处设立关市,经由关市向中州输出本土所产的白璧、珠玑、玳瑁、珊瑚、荔枝等,以此换取铁制农具、手工业工具、生活用具和马、牛、羊等牲畜用于生产,就连钱币也是从中州输入。

    不过这种贸易往来并不是一直存在的,关市的设与废完全依据南州与中州朝廷的关系决定。

    而今南州与中州关市不通已多年,再失了海路,即便不至陷入围堵之境,也将十分被动。

    虽然借着丝绸之兴,与南州接壤的沧州已打开了缺口,但这个缺口的存在是利是弊尚不好说。

    位于大燕西南边陲的沧州,虽属大燕疆土,与大燕的联系实则并不紧密,不然也不会屡降屡叛、频生动乱。

    现任刺史李泉不似裴遨那般有着移天易日之心,胃口瞧着却也不小。有此眈眈者虎视在侧……

    “请大妃下车。”外面传来梁集的声音。

    博易场设在城外腾海之畔,绵延十里。

    姜佛桑下车时午时的鼓声已经敲响。

    但见场上人来人往,各个茅寮都挤满了人影,问价议价声不绝于耳。

    热闹是热闹,却与姜佛桑从蹇师处听闻的热闹相差了十万八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